少先队事业是少年儿童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滁州市教育体育局始终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高度,坚持把加强少先队工作纳入教育改革发展规划,作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加大对少先队工作的支持力度,协同推进少先队的改革,使少先队工作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凝聚推进滁州少先队事业改革和发展合力。
一、合心合力,着重夯实少先队工作基础
团教不分家,关键是要心往一块想,力往一处使。特别是在人、才、制上支持好少先队,夯实工作基础,形成教育合力。
1.建设团教合一的少工委机构。少工委是由同级团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组成,采取“双主任”制。我局一直由分管基教的副局长担任市少工委主任,由基教科负责同志担任市少工委副主任。另由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负责同志担任市少工委兼职副主任。此外,各县(市、区)教体局分管负责同志以及部分基层中小学校校长、大队辅导员共29人担任市少工委委员。根据少先队改革要求,还建立了辅导员挂职锻炼制度,选拔了1名基层大队辅导员,挂任市少先队总辅导员助理。
2.充分发挥总辅导员桥梁作用。经过充分研究和沟通,将市少先队总辅导员岗位设在市青少年科技文化活动中心,使总辅导员成为联系团教两家的重要一环。在实际工作中,总辅导员既牵头指导全市的少先队工作,又参与活动中心的工作,既可以整合共青团的资源,又可以调动教育部门的力量,相辅相成,优势互补。
3.为辅导员成长提供坚强保障。2012年开始,将“少先队活动”科目纳入教师职称评定序列,辅导员从事少先队工作获得的成果和业绩与其他学科“一视同仁”,推动辅导员职称评定“双线晋升”政策落到实处,有效提升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经过几年的宣传和积累,2017年职评工作中,我市共有6人通过“少先队活动”科目申报并实现职称晋升,其中5人通过高级教师市级评审,1人通过一级教师评审。
二、共谋共建,打造皖东少先队工作品牌
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常规工作纳入年度计划,重大活动共同谋划实施,活动阵地共创共建共用,打造了“大文化·小舞台”、辅导员(小干部)培训基地等一批具有滁州特色的品牌项目和阵地。
1.常规工作纳入计划。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之前,统筹少先队和学校德育工作,充分考虑各自特点和需求,合理安排工作内容。如,辅导员技能技巧比赛、新队员入队仪式、基层骨干辅导员培训、少先队评先评优等的工作已经成为每年必选的“必修课”,纳入教育部门年度工作计划,联合发文、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团教协作和谐通畅。
2.重大活动共同谋划。由市教体局、团市委、市少工委共同打造的“大文化·小舞台”少儿文艺广场暨少先队鼓号大赛已经连续举办六届,成为皖东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持续最久的精品活动之一。2017年5月,全省各兄弟地市组织少先队工作者到场观摩了第六届“大文化·小舞台”活动,受到一致好评。第七届活动目前已经启动,将以纪念“大包干”40周年为主题,在凤阳县小岗村举办少先队鼓号大赛、舞蹈、书画等一系列精彩活动。
3.活动阵地共建共用。一是依托滁州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挂牌成立辅导员和小干部培训基地。2017年以来,基地共承办第二届少先队小干部培训班、“雏鹰·滁英”素质拓展夏令营、“情暖童心·青春扶贫”留守儿童公益夏令营等营训活动5期,直接服务少年儿童1300多人。二是开展少先队示范性队室创建活动。2017年,团市委、市教育体育局、市少工委联合首批命名了滁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等15家标准化的示范性队室,为基层中小学校德育阵地规范化建设和提质提标提供了样板。
三、联手联动,扎实推进少先队改革攻坚
1.团教联手,增强改革动力。2014年,推动市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意见》,针对少先队工作、辅导员管理培养、工作经费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进一步推进少先队工作提供了保障。2017年,团市委、市教育体育局、市少工委联合转发了《安徽省贯彻落实<少先队改革方案>实施细则》,并制定了《各县(市、区)、中小学少先队改革重点任务分解表》,明确了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形成团教协作共同推进少先队改革的合力,确保改革要求落地落实。
2.团教联动,开展督查指导。2015年上半年,成立由团委、教育行政部门、少工委组成的少先队工作专项督导组,对全市8个县(市、区)少先队工作进行专项调研和督导,并就发现问题进行了通报反馈。2016年,组织对专项督查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进一步推动问题整改落实。今年,我们将根据上级工作安排部署,与团委、少工委建立联合督导机制,将少先队改革工作纳入全市中小学校党建工作专题督查范围,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中小学校共同履行职责。
我市团教协作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教育厅、团省委、省少工委的要求相比、与兄弟地市的先进做法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准改革方向、紧抓改革契机,高度重视少先队工作,推动团教协作长效、深入推进,共同推进滁州少先队工作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