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经过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制改革,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对青年的成长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对于当代青年,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同时也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思想意识。然而,阶层的分化,不可避免带动青年群体的分层。 进行这项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全面、系统了解和分析当代青年发展状况,核心是以研究思想意识和价值观为基础,进行青年分层研究。据此,准确了解青年群体内部差异性,各自不同的生活状态、心理状态和思想意识状态,了解他们的发展愿望和潜在需求,从而为优化青年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在本项研究中,考虑青年在各方面发展尚未定型的特点,在社会分层指标上,积极探索隐性要素的使用,并实现隐性要素与显性要素的结合,使分层结果更加科学。 二、研究主要内容和重要发现 研究主要内容主要分两个模块:青年发展状况研究和青年群体分层研究及瓶颈因素。两部分内容密切联系,青年发展状况分析是基础,青年分层研究是研究深化,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效益。 青年发展状况分析主要包括青年个性特征分析、价值观、生活感与生活观、职业感与职业观、婚姻观、发展观,以及成长环境与教育状况分析。青年群体分层研究主要是以价值观核心分层指标,结合个体因素(如价值观、个性特点、个人努力程度、教育程度、学习成绩职业等)、环境因素(如出生地、家庭类型、社会资源等),通过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对应分析、交叉分析等数量分析方法,对群体进行分层分析并检验分层结果。 第一模块:青年发展状况研究 一、当今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状况及问题身处变迁速度加快的社会,中国青少年面临着学习、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同时面临着成长期固有的困惑而缺乏相应的心理和精神调适,因而一些人出现了心理和精神疾病。2004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联合发布的报告《联合国〈到2000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实施十周年(1995~2004)特别调查: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在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大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2.0%,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16.0%至25.4%,且有上升的趋势。一些著名大学里,时常有大学生跳楼自杀。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在大学生中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和抑郁情绪为主。人的心理活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活动的表达需要以人的行为来表征与反映。我们可以通过分析青少年的行为举动,来判断青少年的心理是否健康,或存在哪些问题。 1、叛逆 对青少年来说,叛逆是一种极端的逆反心理。从全国一些杀死自己亲人的案例中充分地说明,一些青少年存在着严重的叛逆心理。这种叛逆心理不是一日产生的,而是长期经受不了批评、挫折和压力的结果。一般而言,青春叛逆是青少年生命周期发展的必经阶段。事实证明,这种具有强烈控制欲而适应能力又极差的孩子,走上社会遇到挫折就有可能走上暴力犯罪的道路。 2、浮躁 目前青少年中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浮躁心理。浮躁意指轻浮急躁,做事踏不下心来,没有耐性,见异思迁,没有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精神,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表现。 3、忧郁 由于家庭变故或个人的不幸遭遇,或一些个人成长上的烦恼,一些青少年还常常表现出某种忧郁心理。忧郁是长时间处于一种郁郁寡欢、愁眉不展的心情状态。具有忧郁心态的人不仅在生活中没有阳光,而且影响其亲密人际关系的建立和自我评价。而且,与忧郁结伴而行的是自卑和自恋。 4、自卑 目前,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存在着严重的自卑心理。自卑是自尊的缺乏状态,它和自尊的过度状态——自大——一样,都是不健康的心理特征。缺乏自信心,遇事退缩,怀疑自己的能力,稍有不顺利就打退堂鼓,甚至无端地萌发某种负罪感来,这些都是自卑的表现。 二、当今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道德品行发展状况 1.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差 当今青少年大多是90后,90后可谓是在“蜜罐”里长大的一代,从小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贵族小皇帝的生活。 例如:某男孩,7岁,今年上小学一年级,无法适应学校生活,上课不听讲,仍处于幼儿园状态,上课也坐不住,但该孩子记忆力极强,老师将课文读一遍,便能将内容全部背下来,但课文内容的字不认识,家长及老师反复教十几遍,就是记不住,也不用心记,且该孩子自尊心很强,面对老师和家长对他的不认可,造成很严重的心里压力,出现头痛、脾气暴躁,严重时自己捶打自己,说”再这样我就不活了”,面对这些情况,家长有些不知所措,一年级就这样,今后该怎么办?家长压力非常大,可是孩子在家里表现却一切正常。 像这样的案例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而且只是相对比较封闭的学校生活而言,少年儿童的适应能力已经出现如此状况,对于更加复杂的社会而言,就可想而知了。 2.责任心与道德感还不够强 社会公益心与道德感青少年社会态度与道德发展的高级阶段,是青少年担当意识的充分体现,然而青少年的社会责任心却出现了令人担心的现象。 2008年5月4日,《重庆日报》公众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26.9%的受访者不知道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49.4%的受访者只是大概知道“五四”由来,明确表示知道的仅占23.7%。44.8%的人从未参加过纪念青年节的活动。对“过青年节”,32.7%的人抱无所谓的态度,32.6%的人表示不喜欢过青年节,他们认为这个节日只是停留在名义上的传统节日,诸如讲座、演讲之类的纪念活动毫无吸引力。 在道德感方面,据调查发现,对雷锋等人物虽然比较崇拜,但大多数青少年仅仅将限于理想的崇拜,很少会向雷锋一样,去学习实践其行为。 三、青年发展状况研究 1、个性特征与价值观 研究发现,当代青年群体喜欢尝新,而耐心、冷静、积极进取的品质有些缺乏,且年龄越小,越缺乏埋头实干的精神。而在价值观方面,对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当代青年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比如对“环境保护应该从我们身边一点一滴做起”、“我时刻惦记答应朋友的事,没及时办到会非常难过”的观点认同程度在4.5分左右,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对“我认为忠诚是人的品质”、“每个人都应该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等方面的认同度也超过4分,而“我觉得,国家兴亡,与自己有点远”的认同度不3分。研究还进一步发现,不同家庭背景出身的青年价值导向也有一些明显差异,如农民家庭普通工人家庭出身青年对忠诚、厚道等基本道德比较看重,而高端家庭出身青年更愿意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更乐于社交活动。 2、生活观与职业观 青年对目前的生活感受总体呈现压力超过幸福感的壮体,未来追求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挤压人生价值的实现。研究发现,青年感到有压力的比例超过六成,有39.4%感觉是充实的、35.3%感到是幸福的。结果还显示,总体上,认为“事业上取得成功”“报答父母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是未来五年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分别有四成左右的比例,而“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位居第四重要。找工作难、涨薪难、高房价等,的确给当代青年造成非常大的生活压力。适度的压力会促进青年群体积极进取、发奋图强。但是,过度的生活压力,则会增加社会成本。 职业方面,总体上,青年对于目前工作状态是比较乐观的。45%的青年认为“自己能力还可以,和同事关系融洽”,21%的认为“能力较突出,领导和同事都很欣赏”,还有7.8%认为是“单位顶梁柱,是业务骨干”。在职业发展规划方面,舒适的工作环境,稳定收入”和“付出艰苦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两种主要的职业目标。与28岁以上群体相比,14-28岁青年群体职业追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比例更为突出。研究进一步发现,学习成绩和个性特征对生活状态和职业发展有明显的相关性。学习成绩优秀的青年,生活福感的比例高,而感觉艰辛、无聊的比例明显降低,工作上,领导和同事欣赏度越高,而工作压力则越小。擅长沟通和协作的青年更感觉幸福和充实,工作感受明显优于不善于沟通和协作的青年。在我们相信性格、能力对个人发展非常重要的同时,“学习成绩无用论”的观点是要摒弃的。 3、婚姻观与发展观 对待婚姻与家庭,研究发现,传统婚姻与家庭观念占主流。数据显示,持“家庭是生活的中心,是爱和责任,我愿为家庭付出一切”观点的比例高达七成,占绝对的主流。一成青年表示“只结婚不要孩子”,传统婚姻与家庭观念占主流,农村出身青年更趋传统,大城市出身青年更讲究门第。 在个人发展方面,青年普遍认为个人努力程度、善于和人打交道、机遇和家庭背景好对个人发展最重要,学习成绩的作用竟然不如个人形象气质。可能在实际工作中,所学书本知识很少直接运用在工作中,造成学习成绩不重要的表象。但通过分析,学习成绩优秀的青年,无论生活感受和职业感受均处于明显的优势。对于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的青年,不可否认,良好的社会资源对个人发展有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努力提高自己,积极面对困难,扎扎实实进步,才是长远发展的根本。 对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困难,青年理性看待,没有漠视。比如当今社会,大家普遍比较关注的问题有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教育资源不公平、官员贪污腐败、房价过度攀升等问题。研究发现,青年对这些问题并没有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而是积极看。, 总体上,青年对这些问题还是有些担忧的,而且对不同问题能够区别对待。 4、成长环境与教育状况 城市化、城镇化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体现,对青年群体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平台。人们对城市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及其他公共资源的极端渴望,不断向城市涌动。 研究显示,年龄越小,城市青年所占比例越高。大都市竞争过分激烈、生活压力过大,青处于人生和事业的重要时期,过分为生活所累,这不是可取的局面,应该找到最适合的空间。大学扩招及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让更多的青年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23-28岁青年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比例达到53.8%。但需要转变观念,大学教育是给青年成长和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平台,但它不再是得到好工作的“敲门砖”。需要广大青年利用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会更好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才是个人发展的基础。 第二模块:青年分层研究及瓶颈因素 一、青年分层研究 1、因子分析 为了探讨青年群体价值观作为心理意识层面的特征。本研究设计了33个关于价值观的描述性语句,通过五级量表让青年回答与自己的符合程度,然后应用因子分析将系列相关因素综合为一个因子,经正交旋转、反复检验,共产生6个评价因素:发展意识、社交意识、命运意 2、聚类分析 个评价因素为基础变量,对样本在评价因素上的得分进行非谱系聚类分析,最终聚类未为意识导向互异的个分众群体。然后对其分众集中度进行了纯度检验,Sig值均极低,表明各组中均值差异显著。根据表中每一类群青年群体的因子的特征,我们最终将青年群体按照价值观分为7个类别:随遇为安族、内敛奉献族、阳光锐意族、奋进现实族、狐朋狗友族、我行我素族和浑浑噩噩族。 3、对应分析与交叉分析 为了准确发现各组别特征性,分析价值观与其它关键要素间的对应关系,并进行青年群体分层分析,对7组群与青年个人状况(包括学习能力、个性特征、职业特质)和社会资源(出生地、家庭类型、家境状况)重要因素进行多角度对应分析。考虑到工作感受、未来职业定位、生活感受、未来生活追求等方面是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对青年群体成长和发展过程影响的综合体现,并对青年在社会发展中的定位与发展趋势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中把这些方面作为群体分层的检验指标,与价值观分群进行了交叉分析。对应分析与交叉分析结果显示因子聚类结果非常合理。 二、制约当今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瓶颈因素 1、家庭教育因素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孩子的溺爱程度也大大提高,家长往往把自己的孩子奉为“掌上明珠”,言听计从。家长的如此教养方式是造成孩子不好习惯的根源。如青少年的肥胖问题,与家庭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严重营养过剩有密切的关系。同样,家长对孩子的饮食次数及零食的大量摄入也是造成孩子肥胖的一个重要原因。 2、学校教育因素课业重是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主因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0年的调查显示“66%的学生表示每天锻炼不足一小时,接近44%的小学生睡眠达不到规定标准。”课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成为主要因素。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0年的调查显示,有34%的小学生和19.64%的中学生表示课业负担重。其中每天作业量超过3小时的中学生人数占到了12.48%,还有15.35%的小学生每天花2个小时才能完成作业。对学生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发现,有41.78%的小学生和43%的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达不到相应标准值。 学生肺活量水平不能提高和视力、肥胖率的持续增加,多数都是因为过多学业压力挤占了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造成的。 3、缺乏有效的沟通青少年作为未成年群体,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长期以来,家长、学校、社区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对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造成了很多麻烦,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5+2<或=0现象让我们看到家长、学校、社区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多么的必要和重要。 三、关于重点青少年群体相关情况的说明 本次排查摸底专项行动将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纳入范围,具体为:6周岁以上(含25周岁以下(含)不在学、无职业的闲散青少年、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受救助的流浪乞讨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在统计相关数据时,按照6周岁至14周岁、14周岁(含)至18周岁、18周岁(含)以上至25周岁三个年龄阶段来划分。各项目计算时间截止为2009年10月31日。现就以上重点青少年群体有关情况作补充说明: (一)闲散青少年。 在我国,所谓闲散青少年是指6周岁至25岁之间不在学、无职业的人。据2001年中央综治委预防办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合作进行的“预防闲散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调查研究”的调查统计数据表明,在未成年人罪犯中,闲散未成年人所占的比例为61.2%,明显高于非闲散未成年人所占的比例(38.8%)。调查研究表明,初中阶段结束学业和不良行为的积淀是未成年人闲散于社会的重要因素。其中,初中阶段结束学业包括初中阶段辍学、初中毕业未升学,这部分人没有工作技能、未达到就业的年龄,在教育、就业等方面都面临着问题,从而成为闲散青少年的重要源头。在不良行为方面,未成年人所具有的多种不良行为习惯与他们处于闲散的生活 。状态是互为因果关系。14周岁是容易产生不良行为的高发年龄,夜不归宿、逃学、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的发生为80%。另外,统计数据显示,闲散未成年人犯罪的高发年龄段为15周岁至16周岁,此年龄段的闲散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占整个闲散未成年人犯罪数量的64%。 目前,闲散青少年群体的管理又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首先,闲散青少年数量呈增长趋势。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社会转型、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家庭结构的变化,并且由于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就业创业难度增加,闲散青少年的数量呈增长的趋势。其次,闲散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淡薄,违法犯罪率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隐患。在青少年违法犯罪中,闲散青少年占很高的比例。另外,这一群体的吸毒问题也较为严重。再次,闲散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存在问题。社会公众对闲散青少年缺少关爱,造成闲散青少年挫折感较强,心理承受能力差,这进一步激化了闲散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发生。最后,在闲散青少年的管理方面,没有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社区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经费投入不足,相关的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在违法犯罪原因方面,闲散未成年人处于失管、失学、失业的生活状态,是其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原因;不健康的娱乐场所、不良的同伴关系等是闲散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直接诱因。 (二)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 青少年不良行为是指青少年违反社会规范,或者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给社会、他人和本人造成不良影响或者危害的行为。根据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14条、15条的规定,不良行为包括: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吸烟、酗酒;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根据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4条的规定,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具体包括: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三)流浪青少年。 由于流浪儿童具有较大的流动性,根据民政部门的估算,我国至少有15万名流浪儿童。这些流浪儿童年龄多在10岁至15岁,大多数来自湖南、四川、河南、山东、新疆等地区的农村地区。由于流浪生活的影响,多数流浪儿童存在着不 良行为,处于犯罪边缘,成为“高危群体”。通过调查统计,流浪儿童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群体特征:在性别上,流浪儿童中男性占79.8%,女性占20.2%;在年龄上,流浪儿童中12岁至16岁的占77%,14岁是最高峰,占21.2%;在流出地方面,救助机构中的流浪儿多数来自农村,占58.9%;在文化程度方面,有87.1%的流浪儿童没有完成义务教育;在家庭方面,父母监护缺失与粗暴管教并存,50%以上的父母关系不良或者离异,55.4%的流浪儿童有过两次以上离家出走的经历;在不良行为方面,靠偷、骗、抢劫和贩毒等违法犯罪行为谋生的为32.9%;在对未来的打算方面,87.5%的流浪儿童“想多学点知识”,83.3%的流浪儿童“想干一番事业”,只有12.5%的流浪儿童认为“人生没有希望”,11.3%的流浪儿童“想一直过流浪生活”。 当前中国社会显著处于社会转型中,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民进城工作对其子女的教养带来问题。其子女无非是两种选择:一是父母进城,子女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二是跟随父母进城,成为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监护、教育等方面都面临着问题,从而成为城市流浪儿童的重要的源头。贫困、家庭问题、学校教育问题以及犯罪集团的拐骗等方面是导致儿童流浪的主要原因。 (四)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 监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是近年来社会变革中逐渐衍生和正在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根据司法部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底,在我国监狱服刑的156万名在押犯中,有未成年子女的服刑人员近46万人,占押犯总数的30%左右,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总数为人。 目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面临着生活的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经济陷入困境,半数以上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生活堪忧。调查研究表明,45.9%的监狱服刑人员表示,孩子目前的生活状况没有保障,原居住地在农村的监狱服刑人员中,有52.8%认为其未成年子女的生活状况没有保障;25%的监狱服刑人员表示,对孩子目前的生活状况是否有保障不清楚。 (2)辍学现象严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中辍学的人数占被调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总数的13.1%。其中,在大中城市,辍学率为6.6%;在小城市(含县、镇),辍学率为10.1%;在农村,辍学率为16.1%。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中的辍学群体在其父(母)亲入狱后显著增大。在被调查的服刑人员中,未成年子女在父(母)入狱前就已经辍学的占未成年子女辍学总人数的17.56%,在父(母)入狱后辍学的为82.43%。 (3)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流浪、乞讨现象令人担忧。监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在社会上流浪、乞讨的占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总数的2.5%居住在大城市、小城市(含县、镇)和农村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在外流浪、乞讨的人数在该类未成年子女总数中所占的比例依次呈递增态势,分别为1.4%、2.4%和3%。 (五)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主要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全国妇联2008年发布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有5800万人,占全部农村儿童的28.29%,即每4个农村儿童里,就有一个以上留守儿童。(2)留守儿童分布较为集中,多数居住在中南部省份。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江西6省的留守儿童占全国留守儿童总量的50%。(3)超半数留守儿童双亲外出。农村留守52.86%,他们只能和祖父母或其他亲属一起生活。30%的父母每年回家一次,打电话成为孩子和父母联系的主要方式。由于长期分离,孩子在遇到问题时缺少父母关怀,容易影响心理健康。(4)20%的务工父母在儿童1岁前就外出,其中,30%是在儿童出生1~3个月就抛下了孩子。有相当数量的农村留守婴儿由于母亲外出得不到足够的母乳喂养,影响生长发育。 四、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对策与建议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好坏是事关一个国家民族素质的大事,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力等方面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加强儿童青少年体质与健康的研究,完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制度,系统地观察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对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学社联携,多方形成“教育合力”(the integrated power of education)才能真正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一)促使青少年形成健康理念及良好生活习惯 健康的生活理念与生活习惯是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保障,也是其内在约束机制。家长、教师、社区应该努力沟通,在青少年习惯养成上加强沟通,达成一致,共同形成教育合力。 (二)启动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项目 没有强健的体魄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灵。身心健康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在校园“阳光体育运动”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上,同时加强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项目启动,由社会各机构来共同为青少年健康服务,旨在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降低青少年肥胖率。 (三)建立系统心理辅导工程系统 建立系统心理辅导工程系统的心理辅导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保障。因此,在学校、社区应该建立系统的心理辅导工程,让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能够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家校合作,成立家长教师会 1897年,美国成立了全美家长教师会,目的是推动家长与学校、家长与教师密切配合。这是民间志愿组织,至今已发展会员640 余万, 拥有26000个分会, 其影响和作用亦已远远超出了双向参与教育的初衷, 实际上已演变成为社区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我们应该借鉴这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无缝对接”。 (五)加强社会实践与成长导航 社会实践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社会道德感与责任心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社会的教育资源,运用“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让青少年在社会实践中充分的展现自我。在社会实践中,加入成长导航教育,让青少年学生充分的认识成长出现的问题、烦恼,及时面对,及时处理,实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